"钓了半辈子鱼,没想到还能在电影院看到自己的故事!"老陈盯着手机里《钓王》开机的新闻,手指头把屏幕划拉得直冒火星子。这个在湛江霞山水产市场卖了二十年鱼饵的老炮儿,此刻激动得就像刚钓起三十斤石斑——虽然这事儿他吹了十年还没实现。
湛江赤坎老街的早茶摊上,几个穿防晒衣的老哥正掰扯着电影里的情节。"王宁演那渔具店老板被媳妇骂不务正业,这不就是我媳妇天天叨叨的台词吗?"老周把肠粉咬得咔咔响。他们这群被称作"钓鱼佬"的群体,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银幕高光时刻。中国休闲垂钓协会的数据显示,全国像他们这样的爱好者有近千万,却总被贴上"游手好闲"的标签。现在电影里主角包德伟逆袭钓王杯的剧情,活脱脱就是给这帮人出了口恶气。
导演夜山明最初压根没想来湛江取景。直到他站在硇洲岛的火山岩上,看着浪头把钓线绷成银色的弧线,当场拍板要把这片"海鲜自助餐厅"搬进银幕。湛江文旅局的人偷着乐——这地方顶着"中国海鲜美食之都"的金字招牌十几年,旅游收入还赶不上三亚的零头。现在电影里那些生猛的码头交易场景,还有凌晨三点灯火通明的海鲜市场,比任何宣传片都带劲。
剧组在菠萝的海取景时闹过笑话。演配角的鄂靖文第一次见菠萝长在地里,举着手机满山坡跑:"这玩意儿不是长树上的?"把当地果农逗得直拍大腿。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细节全被塞进电影,连菜市场卖卤猪皮的大妈都有特写。湛江副市长吴国雄在开机仪式上说得实在:"咱这1243公里海岸线就是天然影棚,520多种鱼等着上镜呢!"
钓鱼圈为这片子可算下了血本。出品人包德伟既是钓具商又是资深钓友,把中国休闲垂钓协会的专家都拉来当顾问。有场戏还原全国钓王杯比赛,群演全是正儿八经的竞技钓手,抛竿的动作比专业演员还利索。最绝的是丹麦钓鱼协会发来的贺电,说要把电影引进北欧,让维京人看看中国钓鱼佬的硬核。
老陈这些天逢人就安利:"知道为啥选湛江不?咱这的鱼都成精了!"他说的不全是玩笑。去年有钓友在特呈岛钓到条智力超群的军曹鱼,三次咬钩三次脱逃,最后居然把钓线绕在珊瑚礁上跑了。这类传奇故事被编剧揉进剧本,变成主角智斗"鱼精"的爆笑桥段。
湛江文旅局早就备好了后手。等电影明年上映,立马推出"跟着《钓王》吃海鲜"主题路线,从电影里出现的硇洲岛钓点到南三岛的烧烤摊全给安排上。要不说人家精明呢,连剧中王德顺老爷子喝早茶的老字号茶楼,现在都已经开始研发"钓王同款虾饺"了。
横店开机那天发生件趣事。李诚儒演的反派老板训斥主角"钓鱼能当饭吃?",结果台下真有个钓友站起来喊:"老子就是靠直播钓鱼买房的!"全场笑炸了锅。这事儿后来被导演加工成电影彩蛋——中国钓鱼协会的数据显示,确实有20%的职业钓手年入超过三十万。
老周他们最期待的是电影里那段父子和解戏。主角儿子原本觉得老爸钓鱼丢人,后来在比赛现场看见老爹溜鱼的英姿,瞬间黑转粉。这情节让老周想起自己闺女,那丫头去年大学毕业典礼上,居然当着全校师生感谢她爸"用钓鱼教会我耐心"。说得台下老周眼泪鼻涕糊了一脸。
现在湛江的钓友们见面都改暗号了:"2025电影院见啊!"他们盘算着组团包场,让那些说钓鱼是"老头乐"的年轻人开开眼。就像预告片里王宁举着奖杯喊的那句——在水边蹲守的人生,照样能钓起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千层金配资-股市怎么申请杠杆-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-杭州配资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