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《拟古十二首·其九》
李白〔唐〕
生者为过客,死者为归人。
天地一逆旅,同悲万古尘。
月兔空捣药,扶桑已成薪。
白骨寂无言,青松岂知春。
前后更叹息,浮荣安足珍。
图片
【01】生者为过客,死者为归人。
〖📜释义〗
活着的人就像是暂时的过客,死去的人才是真正回到了归宿。这里李白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对比,把生死关系完全颠倒了过来。在古代道家思想中,认为死亡是回归本源,而生命只是暂时的寄居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 这句话刚开始读的时候,我觉得有点颠覆常识,甚至有些不舒服。我们不是都觉得活着才是正常状态吗?但仔细想想,李白说得还真有道理。你看,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,不就像是住进了一家客栈吗?有的人住得久一些,有的人住得短一些,但最终都要离开。而那个我们最终要去的地方,也许才是真正的"家"。想通了这一点,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变了。以前总是患得患失,现在想想,既然都是"过客",那还有什么好执着的呢?该享受的时候就好好享受,该放下的时候就坦然放下。【02】天地一逆旅,同悲万古尘。
〖📜释义〗
整个天地就像一座大客栈,所有的生灵都在这里暂住,大家共同感叹着万古以来积累的尘世烦恼。"逆旅"就是客栈的意思,"万古尘"指的是千万年来的世俗烦恼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 我们都在这个"天地客栈"里各自忙碌着,为了各种事情烦恼着。但站在更高的角度看,我们的烦恼其实都差不多——无非就是生存、情感、得失这些永恒的主题。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,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,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,大家的烦恼本质上都是一样的。这样想来,我们的痛苦就不那么特殊了,反而有种"同是天涯沦落人"的温暖感。【03】月兔空捣药,扶桑已成薪。
〖📜释义〗
月宫里的玉兔还在徒劳地捣着长生不老药,而传说中的神树扶桑却已经变成了普通的柴火。这里用了两个神话典故,玉兔捣药求长生,扶桑树是太阳栖息的神树,都象征着永恒,但现实却是求而不得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 这两句话读起来有种说不出的苍凉感。连神话里的东西都这么无常,更何况我们凡人呢?我记得小时候特别相信那些神话故事,觉得真的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人长生不老。长大后才明白,这些美好的传说其实都是人们对永恒的渴望。但李白告诉我们,就算是神话里的东西,该变的还是会变,该消失的还是会消失。不过换个角度想,这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呢?既然连神仙都做不到永恒,我们又何必为了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而苦恼呢?倒不如珍惜当下,过好每一天。【04】白骨寂无言,青松岂知春。
〖📜释义〗
死去的人化为白骨,再也不能说话了,而青松虽然长青,但它又怎么能感知到春天的美好呢?这里对比了有情与无情,死者虽有情但已无知觉,青松虽长存但本无情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:什么是真正的存在?是有感知但短暂的生命,还是无感知但长久的存在?有一次我去扫墓,看到墓地里那些高大的松树,突然就想起了这句诗。那些树可能比埋在地下的人活得更久,但它们能感受到亲人的思念吗?能体会到春天的温暖吗?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还能感知一切的时光。能够感受到春风的温柔,能够听到鸟儿的歌声,能够品尝到美食的香甜——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,其实都是生命的恩赐啊。【05】前后更叹息,浮荣安足珍。
〖📜释义〗
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,都让人不禁叹息,那些世俗的荣华富贵又哪里值得珍惜呢?"前后"指过去和未来,"浮荣"指虚浮的荣耀,李白在这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 这最后一句话,可以说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。李白用"浮荣"这个词,真是太精准了!那些我们平时看重的东西,在生死面前确实就像水面上的泡沫一样虚幻。想起了一句话:"人这一辈子,其实就是在做减法。"年轻的时候总想要更多,慢慢地才明白,真正重要的东西其实很少。健康的身体,和睦的关系,内心的平静——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,才是真正的财富。读完这首诗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人生苦短,何必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烦恼呢?不如学学李白,看淡浮华,珍惜当下,过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。END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千层金配资-股市怎么申请杠杆-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-杭州配资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